7月,一场军事风暴席卷中东。8个师夜间撤离,700人阵亡,以色列空投武器,德鲁兹民兵卷土重来,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省彻底失控。区域格局骤然裂变,分裂的种子已在血与火中生根。
新一轮冲突显然已经出现,未来局势又该何去何从?
纸糊的防线,一戳就破
七月的苏韦达,本是剑拔弩张。大马士革集结重兵,号称八个师的精锐部队,意图一举扫平南方德鲁兹人与贝都因部落的积怨,顺势将这块战略要地牢牢攥在手里。战车轰鸣,大军压境,仿佛胜利已是囊中之物。可谁也没料到,这场声势浩大的“平叛”,竟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笑话。
攻势开始还没多久,曾经的铜墙铁壁就在一夜间熔化了。阵线全面崩溃,士兵丢盔弃甲,数千人倒在撤退的路上,成了永远沉默的尸体。一场原本志在必得的吞并战,转眼变成了一场仓皇狼狈的大逃亡。
展开剩余85%云端落下的砝码,看不见的手
让天平瞬间倾覆的,是一只看不见的手。正当叙利亚政府军的坦克还在地面耀武扬威时,以色列的F-16战机已经划破了夜空。至少十七次外科手术般的精准空袭,把俄制T-90坦克群炸成了一堆扭曲的废铁。空袭不只清扫了前线,甚至敲打了首都大马士革的周边,让政府军首尾不能相顾。
更致命的一击来自低空。以色列的“黑鹰”直升机,像幽灵一样掠过萨尔哈德市上空,把夜视仪和反坦克导弹扔给了地面上势单力薄的德鲁兹民兵。一夜之间,猎物变成了猎手。这些被瞬间武装起来的民兵,在黑夜里精准地切断了政府军的后勤补给线。
这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以色列为何出手?表面上,他们说是为了保护边境,保护叙利亚境内的德鲁兹“同胞”。但拨开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,底下是冰冷的战略算计。当叙利亚政府军把俄制防空系统推到离边境仅八十公里的地方,就已经踩了以色列的红线。
特拉维夫需要的,不是一个统一强大的邻居,而是一个脆弱、分裂、可控的缓冲区。扶植德鲁兹人,既是安抚国内的同族,更是为自己在叙利亚南部安插一个新的代理人,确保这里永远乱而不倒,弱而不亡。
刺刀撬开的冰箱,溃败者的狂欢
军队的溃败,往往伴随着人性的崩塌。撤退的政府军,把苏韦达市区变成了一场有组织的抢劫现场。这不是零星的军纪败坏,而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掠夺狂欢。
士兵的枪口不再寻找敌人,转而撬开了平民百姓家的冰箱。洗衣机、电视机、微波炉被整车运走。医院的X光机被砸开,只为取出里面几公斤的铜线。学校的电脑主板被拆走,连教堂的捐款箱都没放过。他们像一群贪婪的蝗虫,所过之处,片甲不留。
最讽刺的一幕发生了:本该“保家卫国”的军人,在疯狂地洗劫自己的国家。而被他们视为“叛匪”的德鲁兹民兵,却在设立医疗点,救治被战火波及的无辜平民。
身份的对调,把这场战争虚伪的外衣扒得干干净净。在这片失序的土地上,战争法早已是一纸空文,留给百姓的,只有被掏空的家和无尽的眼泪。
被切碎的蛋糕,谁也咽不下
苏韦达的剧变,只是整个叙利亚“巴尔干化”的一个缩影。
今天的叙利亚,像一块被摔碎的镜子。库尔德人守着东北的油田,德鲁兹人盘踞南方三省,土耳其支持的武装控制着阿勒颇以北,美国扶植的势力死守坦夫基地,残余的极端组织在沙漠里游荡。大马士革政权,真正能控制的,只剩下首都附近的一小块地方。
这盘棋局的背后,站满了下棋的人。土耳其、伊朗、俄罗斯各自扶植代理人。约旦默许以色列借道空袭。黎巴嫩和伊拉克的民兵跨境参战。
外部势力像一群贪婪的食客,将叙利亚这块完整的蛋糕,硬生生切成了谁也咽不下的碎渣。中东十几个阿拉伯国家高声谴责,警告以色列的扩张野心,因为所有人都怕,这把火迟早会烧到自家门口。
历史总在重演。九十年代的南斯拉夫,不也是在一轮轮内战和外部干预中被肢解,仇恨的种子延续至今吗?今天的叙利亚,正步上这条不归路。
听不见的哭声,看不见的代价
在宏大的地缘棋局里,最微不足道的,永远是棋盘上的兵卒与平民。德鲁兹老妈妈对着自家废墟默默流泪,孩子们在瓦砾堆里互相呼喊着亲人的名字。街角的小商贩,店铺门口贴着一张破烂的“出租”告示。半年前,他还靠这家电器铺养活全家,如今,连锅碗瓢盆都被“保卫者”们抢走了。
对他们来说,谁输谁赢,谁来统治,真的重要吗?
他们想要的,不过是一口安稳饭,是孩子能重返校园,是夜里不必再被噩梦惊醒。可在这片土地上,和平是最昂贵的奢侈品。大人物们在棋盘上运筹帷幄,计算着得失。
而那些被当作战利品和代价的普通人,他们的眼泪和哭喊,又有谁能听见?风暴过后,无论谁宣称自己是赢家,真正输掉的,是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家园。
结语
对于叙利亚“大总统”朱拉尼来说,他发动的内战仅仅48小时就遭遇惨败,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他到处发动战争的行为,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,反而导致了叙利亚全面的分裂。未来,朱拉尼将面临巨大的挑战,他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战略,修复与各方势力的关系,否则他将难以在叙利亚立足。
发布于:安徽省股票配资平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